•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介绍
    • 历史沿革
    • 学院领导
    • 历任领导
    • 学院机关
    • 组织机构
  • 党群工作
    • 党建动态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 理论学习
    • 党风廉政
    • 工会教代会
  • 师资队伍
    • 师资名录
    • 杰出人才
    • 教学名师
    • 创新团队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学
    • 研究生培养
    • 科技创新
    • 奖学金评定
    • 培养基地
    • 教学平台
  • 科学研究
    • 科研概况
    • 研究方向
    • 科研合作
    • 科研成果
    • 科研政策
    • 科研平台
  • 国际交流
    • 教师国际化
    • 学生国际化
    • 国际化平台
  • 人事服务
    • 人才招聘
  • 学工天地
    • 学工队伍
    • 学工动态
    • 规章制度
    • 相关下载
  • 校友工作
    • 校友捐赠
    • 校友风采
    • 校友名录
    • 校友活动
    • 联系我们
学校主页    |    English
学校主页 English         旧版网站
  • 学院概况
    学院介绍
    历史沿革
    学院领导
    历任领导
    学院机关
    组织机构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理论学习
    党风廉政
    工会教代会
  • 师资队伍
    师资名录
    杰出人才
    教学名师
    创新团队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学
    研究生培养
    科技创新
    奖学金评定
    培养基地
    教学平台
  •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研究方向
    科研合作
    科研成果
    科研政策
    科研平台
  • 国际交流
    教师国际化
    学生国际化
    国际化平台
  • 人事服务
    人才招聘
  • 学工天地
    学工队伍
    学工动态
    规章制度
    相关下载
  • 校友工作
    校友捐赠
    校友风采
    校友名录
    校友活动
    联系我们
力学系
  • 正高级职称(按拼音排序)
  • 副高级职称(按拼音排序)
  • 中级及其他教工人员(按拼音排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2020改版» 师资队伍» 师资名录» 力学系» 副高级职称(按拼音排序)

副高级职称(按拼音排序)

周玲

所在学科:流体力学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空天学院

职 称:长聘副教授,博导

邮 箱:lingzhou@bit.edu.cn

邮 编:100081

教育经历
2012年9月-2016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
2010年9月-2012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硕士
2006年9月-2010年7月,厦门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2年10月至今,北京理工大学,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
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8年11月至2022年10月,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预聘助理教授/副研究员
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后
主要研究领域
1、复杂流动(湍流与转捩)高精度数值模拟、机理研究及智能预测
2、智能化航空发动机压缩部件气动设计、性能优化与流动控制
3、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机理与预测
获奖情况
1、 2023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奖励基金——本原基金”资助
2、 2022年,获得CSC“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访问学者计划资助
3、 2022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4、 2022年,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5、 2020年,编著的《湍流与转捩数值模拟方法》获得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教材
社会兼职
1、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低跨超声速专业委员会委员
2、 《空气动力学学报》《实验流体力学》《Advances in Aerodynamics》三刊青年编委、《兵器装备工程学报》青年编委
3、 担任AIAA Journal、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Physics of Fluids、航空学报等10多个SCI/EI期刊审稿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近年来主要发表论文

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发表在AIAA Journal、Physics of Fluids等行业顶级/重要期刊SCI论文42篇,部分一作/通讯作者SCI论文罗列如下。

[1] Zhu, H., Zhou, L.*, Li, J., Sun, S., and Ji, L., “An Improved Criterion for Predicting Corner Stall in Axial Compressors with Varying Dihedral Angles,”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25, p. 103726.

[2] Zhou, L., Suo, Y., Khoo, B. C., Zhu, H., and Ji, L.,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Inflow Velocity Effects on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a Square-Section Diffuser,” Physics of Fluids, Vol. 37, No. 8, 2025, p. 085102.

[3] Meng, Q., Lei, J., Wu, S., Yuan, C., Yu, J., and Zhou, L.*, “High Reynolds and Mach Number Effects on Transition Behavior on a Flared Cone–Swept Fin Configuration,” Physics of Fluids, Vol. 37, No. 6, 2025, p. 064106.

[4] Li, X., Meng, T., Zhou, L.*, Li, W., and Ji, L., “Optimization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Combined Design of Blade and Endwall on Rotor 6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urbo & Jet-Engines, Vol. 41, No. 2, 2024, pp. 267–277.

[5] Fu, H., Zhou, L.*, and Ji, L. “Influence of Sub Boundary Layer Vortex Generator Height and Attack Angle on Cross-Flows in the Hub Region of Compressors.”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Vol. 35, No. 8, 2022, pp. 30–44.

[6] Meng, T., Li, X., Zhou, L.*, Zhu, H., Li, J., and Ji, L. “Large Eddy Simulation and Combined Control of Corner Separation in a Compressor Cascade.” Physics of Fluids, Vol. 34, No. 7, 2022, p. 075113.

[7] Zhu, H., Zhou, L.*, Fu, H., Sun, S., Ji, L., and Lin, B. “Investigation on Corner Stall Prediction and Flow Control by Blended Blade and End Wall Technology in a Compressor Cascade Based on Modified Spalart-Allmaras Model.” Physics of Fluids, Vol. 34, No. 11, 2022, p. 115147.

[8] Zhang, S., Zhou, L.*, and Ji, L. “Investigation of Hysteresis Loop in the Starting Process of Supersonic Cascade.” AIAA Journal, Vol. 60, No. 4, 2022, pp. 2685–2693.

[9] Meng, T., Yang, G., Zhou, L.*, and Ji, L. “Full Blended Blade and Endwall Design of a Compressor Cascade.”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Vol. 34, No. 11, 2021, pp. 79–93.

[10]    Zhu, H., Zhou, L.*, Meng, T., and Ji, L. “Corner Stall Control in Linear Compressor Cascade by Blended Blade and Endwall Technique Based on Large Eddy Simulation.” Physics of Fluids, Vol. 33, No. 11, 2021, p. 115124.

[11]    Zhou, L., Zhao, R., and Yuan, W. “Application of Improved K-ω-γ Transition Model to Hypersonic Complex Configurations.” AIAA Journal, Vol. 57, No. 5, 2019, pp. 2214–2221.

[12]    Zhou, L., Zhao, R., and Li, R. “A Combined Criteria-Based Method for Hypersonic Three-Dimensional Boundary Layer Transition Prediction.”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73, No. 5, 2018, pp. 105–117.

[13]    Zhou, L., Zhao, R., and Yuan, W. “An Investigation of Interface Conditions Inherent in Detached-Eddy Simulation Methods.”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74, 2018, pp. 46–55.

[14]    Zhou, L., Zhao, R., and Shi, X.-P. “An Entropy-Assisted Shielding Function in DDES Formulation for the SST Turbulence Model.” Entropy, Vol. 19, No. 3, 2017, p. 93.

[15]    Zhou, L., Li, R., Hao, Z., Zaripov, D. I., and Yan, C. “Improved K-ω-γ Model for Crossflow-Induced Transition Prediction in Hypersonic Fl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Vol. 115, 2017, pp. 115–130.

[16]    Zhou, L., Yan, C., Hao, Z. H., and Du, R. F. “Improved k – ω – γ Model for Hypersonic Boundary Layer Transition Predi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Vol. 94, No. 2016, 2016, pp. 380–389.

其他学术成果

(1)教材

[1] 《湍流与转捩数值模拟方法》,赵瑞,周玲,阎超,季路成,2019.3

(2)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批软件著作权6项

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纵向项目4项,参与国家级纵向项目4项

2、 主持横向项目17项,与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行业内近10家重要科研单位均有合作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内流空气动力学》、《Aerodynamics》(留学生课程)、《流体力学核心贯通课II》

研究生课程:《高等计算流体力学》

友情链接
  • 学校主页
  •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
  • 教务部
  • 研究生院
  • 计划财务部
  • 科学技术研究院/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
  •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 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
  • 教师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